第6章 旅途记事(2 / 2)

一名热心肠的青年在旁边打量了杨植几眼,见杨植衣着长衫,开口搭讪说:“这位兄台,可是有志于进学?”

杨植转头看去,见这个青年年龄比自己略大,一身秀才的襕衫方巾,双眼透着小镇做题家的清澈,当即讪笑着:“小弟听闻吉安文风昌盛,特地前来取经。只是在下眼界浅,身入宝山眼花缭乱,一时不知道买什么书好。”

青年登时对杨植大有好感,两人互相介绍,杨植才知道青年名欧阳德,吉安府泰和县人,现借住在府城亲戚家准备乡试考举人。

欧阳德颇为热心,替杨植挑了几本专解截搭题的精解,对杨植说:“大明科举以来,四书每个句子都出过题了,现在逐渐有上下文截搭出题,已经成为风气。越是小试出的截搭题越多,反而乡试、会试每出大题。我考中秀才之前,做过三百道截搭题文章。”

杨植知道欧阳德是一位至诚君子,他十分感动,然后拒绝了欧阳德的好意,悄悄地跟欧阳德说:“我不是小镇做题家,我在凤阳府科举,是中榜。”

欧阳德虽然对“小镇做题家”不甚了了,但也猜到这个词的意思。于是向杨植推荐了另外两本常规习题册。

“八股制艺的套路已经被我们吉安人研究透了,这位前辈是吉安籍的翰林,致仕回乡讲学,这是他的讲学精义,把八股的八大套路二十个答题要点讲得清清楚楚。这本是吉安另一名师的呕心沥血之作……”

袁守诚见状,非拉着欧阳德一起去吃饭,欧阳德却之不恭,答应下来。

杨植从善如流,买了几本八股精艺,临出书坊前,又在话本小说那个架子上挑了一本刚出版的新书《大明英烈传》。

《大明英烈传》的署名作者是当世的武定侯郭勋。他在正德五年沿袭先祖郭英的爵位后,找了一帮文人把明初开国之事写成话本,特别浓墨重彩描写他的先祖郭英在鄱阳湖大战中一箭射杀陈友谅,一举助太祖高皇帝翻盘的故事。

欧阳德不明所以,问道:“学生有一事不明,仁兄既然要进学,又何必把时间花在闲书上?我皇明开国英烈虽震古烁今,令人神往,但是仁兄还是要研磨经义为重。”

杨植笑着说:“欧阳前辈有所不知,我喜好传奇小说,攻书之余聊为消遣。”

三人吃饭时说说笑笑,欧阳德对杨植讲了一些当朝吉安籍官员的事迹。杨植说自己还要去南京拜访南京吏部侍郎罗钦顺,他也是吉安府泰和县籍。欧阳德表示自己还要参加乡试,没有游学的打算。

三人尽欢而别。次日袁守诚单独去了一趟府衙,伍文定交给了他一封书信,是写给安庆府尹张文锦的。王阳明、伍文定、张文锦都是弘治十二年进士科的同年,按大明官场复杂的潜规则,同乡、同门、同年、亲友等关系理下来,一个官员十之八九能跟另一个官员攀上交情。

回到驿馆,袁守诚脸色阴沉,对杨植说:“我们这次不要进南昌,在丰城休息一下就直下九江。”

杨植想到数月之后的宁王之乱,心中也能猜到缘由,毕竟便宜老爸是锦衣卫,如果进入南昌城会有很多麻烦事。

舟船离开吉安继续顺赣江而下,中途在南昌一晃而过,只在丰城、吴城停留后直接进入鄱阳湖。

袁家父子特地在鄱阳湖中的康郎山歇息,当年太祖高皇帝鄱阳湖大战陈友谅后,在康郎山下建立忠臣庙,纪念战死将士。袁家先祖就是殁于此役,所以才赠为果毅将军正百户,子孙世袭。

父子两人祭奠忠臣庙后,杨植问庙祝借来笔墨,在庙中墙壁上题下一首名为《彭蠡湖忆古》的歌体诗,诗开头云:

“正德十三年春,袁家父子途经彭蠡湖,思皇明开国之艰,追先人之余烈,有感而制。”

诗倒是中规中矩并无出彩之处,符合大明文坛的诗词平均水准。诗中先铺垫元末大乱,太祖兴义师救黎民于水火,挽苍生于倒悬,与伪汉王陈友谅大战彭蠡湖,一举战而胜之。其中有“平阳击起穿雕镞,大树将军冯公孙”等句子。

拜太祖推广文教所赐,大明整体来说称得上文质彬彬,但袁守诚的文化水平只能读话本写公文,高端的诗词、经义就两眼一抹黑,当下只觉得这个白捡的便宜儿子越发神奇。

舟船离开鄱阳湖进入长江,向东行下一站就是安庆。王阳明、伍文定两位大人都给安庆府尹张文锦写了书信。张文锦看信后脸色凝重,并未多言。估计王、张两人给张文锦的信没有提到赣南神童杨植的事,张文锦只是对袁守诚表示了感谢。

离开安庆继续向东来到南京,袁守诚去南京锦衣卫指挥使复命。

开国勋贵的后代子孙大都住在南京,而且多在南京锦衣卫世袭任职,指挥使、佥事、千户、百户一大堆,有一张与国同庥的长期饭票,只领俸而不任事。问就是“爷爷辈把我们的苦吃完了”,但袁守诚先祖运气不好,没来得及达到渡劫的级别就死在筑基的门槛上,所以五代下来还停在百户这个境界,袁守诚颇不甘寂寞,到处钻营找差遣,反而是这些蠹虫中的小清新另类。

杨植则拿着王阳明的书信去南京吏部侍郎罗钦顺那里叩门。罗钦顺是弘治五年乡试第一的解元,次年会试是殿试一甲探花,直接进入翰林院。

翰林院处于大明文人鄙视链的顶端,文人只要一日为翰林,则终身以翰林为荣。罗钦顺也不例外,上来没先问杨植的思想,在他心中杨植只是本能接近气学的少年罢了。

问过杨植的八股制艺水平后,罗钦顺有点失望,但也鼓励杨植务必先琢磨圣人的微言大义,科举之路有所突破才是安身立命之本。

杨植灰溜溜地从罗钦顺门中出来。人家王阳明平易近人诲人不倦,哪怕是引车卖浆的贩夫走卒也能跟随王阳明学习,用前世的话来说就是“销售下沉,切入客户痛点,打通最后一公里”,直接把学术变成传销。

你清高,你了不起!

这罗钦顺太现实,太势利了!难怪没有什么人跟他学习气学!

唯物主义斗不过唯心主义,大明吃枣药丸!

父子俩人又一次渡过长江,这一个多月以来,杨植一直处于颠沛流离的状态,现在才算真正要在大明开始全新的生活。

最新小说: 争霸,带众女从零开始 大秦:偷听心声,祖龙该喝药了 心死休妻后,我成大奉最强亲王 魂穿大唐公主收割机 穿越三国,开局宣布大秦复国 孤岛的崛起:穿越中世纪 我,顶级纨绔,太尉直呼宝藏女婿!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 天幕:刷短视频,嬴政得了MVP 不就是无限粮食,为何给我披黄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