久久小说网 > 网游 >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 > 第95章 但见新人哭

第95章 但见新人哭(1 / 2)

七月流火,夏去秋来;寒天将至,气温转凉。但整个七月,从朝廷到地方,都被邸报上登录的一封奏疏所震惊。

邸报往往是摘录奏疏要旨,只有这奏疏是全文登载。

据宫内传来的小道消息,圣上看到这封奏疏喜极而泣,拍案叫道:“此论一出,吾父子必终可完全!”又对司礼监道:“快把这奏疏放入邸报,让天下官员来议一议!”

这封奏疏的作者是一名两个月前的新晋进士,名叫张璁,他在奏疏开头写道:“孝子之至,莫大乎尊亲;尊亲之至,莫大乎以天下养。”先阐明皇帝是天下所养,天下人应尊皇帝如尊父母双亲。

然后批驳内阁礼部引用前朝旧例不当,“礼非从天降,非从地出也,人情而已夫!

汉哀帝、宋英宗虽然是亲王之子,但他们都是从小就被接到宫中当成养子,天下人都认可,今上不是这样的!”

嘉靖是如何当上皇帝的呢?疏中云:“先帝未立储,执政大臣遵祖训,以陛下伦序当立,才迎继大统的!立陛下为皇帝的原因,因为天下者祖宗之天下,天下人之天下也,所以陛下顺天下之心,继的是祖宗法统!”

这一段说武宗无后,按祖训嘉靖当立,内阁迎立嘉靖是为臣本分,嘉靖继的是朱家天下。

然后张璁指出礼部引程颐之言是错误的:为人子者不能绝亲生父母,程颐说根据礼法长子不能过继出去,是因为长子应该继祖之宗。

所以皇位继承不是说非要父死子继,非要当皇帝者的父亲必须要是皇帝!

张璁给出来解决问题的办法:陛下可以为亲父另外立一个庙于北京;而且根据母以子贵、尊以父同的常理, 陛下之父母应该享受与陛下一样的尊贵!

最后张璁批评其他人:不稽古礼之天经,而泥末世之故事!

奏疏录入邸报后次日,张佐走入文渊阁。他面色红润,神采奕奕,与前几次见面时大不一样。

张佐进文渊阁与众位阁老见过礼,将一封奏疏递给杨廷和道:“这是张璁的建议。圣上说此议遵祖训据古礼,理当听从。杨首辅,请看看吧!”

杨廷和已从邸报上看过奏疏内容,他冷哼一声道:“秀才也敢妄议国家事体!一个四十六岁才中进士的人,说的话有什么价值?”

张佐气得说不出话来,眼睛看向文渊阁阁内新晋阁老袁宗皋,袁宗皋却眼神闪躲。

张佐明白内阁老人抱团欺负新人。袁宗皋一辈子都是官场边缘人,临退休才入翰林院进内阁,出身不硬而被三位根正苗红的高学历精英歧视,在文渊阁分不到什么重要事务来处理;如果此刻发言,估计会被三位老前辈呵斥围攻。

皇爷爷身边都是老实本分人。袁老先生的性格软,如果换一个专横强势如杨廷和的人,早跟三位老前辈拍桌子大骂了。

张佐只得回去复命,把文渊阁的遭遇一说,嘉靖叹口气道:“你再跑一次,宣杨、蒋、毛三位老先生来文华殿吧!”

三位阁老放下手头公务,没几步路来到文华殿。这次会面,殿内气氛较以前轻松,嘉靖没有之前仿佛头顶悬剑的感觉。

阁老们行礼后坐下,嘉靖微笑着令太监给阁老上茶,然后说:“这一个多月,政事多倚仗三位老先生,朕受益匪浅!这里一份敕书,还烦请杨老先生草诏。”

杨廷和顿生警觉,从黄锦手中接过敕书一看,果然是嘉靖亲自手写:“卿等所言,俱有见识。但至亲莫过于父母,今尊父为兴献皇帝、母为兴献皇后。”

杨廷和默不作声,将敕书递给蒋冕、毛纪两人传阅,然后起身回禀道:“陛下圣孝出于天性。臣虽愚昧,岂不知《礼》谓为所后者为父母,而以其所生者为伯叔父母,盖不惟降其服而又异其名也?臣不敢阿谀顺旨。”

周礼概括来说就是内外有别、长幼有序、男尊女卑。

礼经这句话意思是若家族某枝为了传宗接代,在本宗昭穆相当的亲属中选一人为后,则此人作为“为人后者”与本生父母的服叙关系将发生转变,本生父母就是外人,为本生父母服丧的规格不能高于所后父母,只能当为叔伯服丧。

你嘉靖就是孝宗之子!如果你不是孝宗之子,根本就不可能坐上皇帝位子!

嘉靖感觉如兜头浇下一盆冰水。他的手在桌案发抖,眼睛充满希望地看向蒋冕毛纪两人。

蒋冕毛纪对视一眼,站起来躬身道:“臣附议,不敢奉旨!”

华夏历朝历代为了制约皇权,想了很多办法。秦汉晋设大丞相大司马直接统率文武百官;唐朝设三省搞一堆宰相,皇帝不能直接下命令,只能分别由中书省起草诏书、门下省审核诏书、尚书省监督诏书执行。

到了大明,就变成了内阁起草诏书、司礼监审核诏书、给事中批准诏书。

所以,诏书的第一关是内阁,内阁认为不合理的旨意,可以拒绝草诏,这叫“执奏”。

阁臣执奏往往要冒着巨大的风险。因为阁臣在制度上是皇帝的秘书系统,即翰林院的派出机构,阁臣进出内阁由皇帝一言而决,并不需要通过朝臣推举。

这是嘉靖即位以来,内阁第一次执奏。理论上,让袁宗皋草诏也可以,但是袁宗皋敢不敢写诏书?诏书能不能通过礼科给事中这一关,能不能通过群臣这一关?

文华殿内气氛紧张,张佐等人尽量把头压得低低的。少年嘉靖小脸通红,眼睛里仿佛有泪水打转。

他还是一个孩子!杨廷和于心不忍,躬身道:“陛下,是否下廷议?”

蒋冕、毛纪同时说道:“臣附议。”

廷议由毛澄主持,其结果可想而知。特别是几名科道言官激愤指出:张璁之疏极为偏狭,乃新科进士好发大言,迎合皇帝希图一飞冲天!内阁应该劝皇帝对张璁下戒谕旨,斥责此等躁进之人!

嘉靖看到廷议汇报愤怒不已,他把袁宗皋从文渊阁叫来,问道:“袁先生,如今怎么办?”

袁宗皋羞惭不已,回道:“微臣无能,近期因水土不服,未能视事,不能替陛下分忧,乞求陛下让我归湖广老家调养身体。”

嘉靖知道袁宗皋的处境。两个人其实差不多,被内阁三元老挤怼得非常狠。

袁宗皋这一辈子都居住在湿热的南方,来到干冷的北方确实难以适应;而且他以前一直在安陆乡下王府当长史,唯一的政务经验就是最近当过几年江西按察使,所以袁宗皋在票拟处理意见时不免决策错误,要理清某奏疏的前因后果相关人等更需要时间,这导致手头奏疏积压。结果他在文渊阁里经常被三位阁老拎出来口头批斗,可谓是身心憔悴。

“无论怎样,朕甫即大位,朝廷尚无可信可用之人,袁先生如果离开内阁,朕不知道政务还能指望谁!袁先生哪怕什么都不做,只要每日去文渊阁坐着就是大功。”

袁宗皋起身叩首道:“陛下以国士待我,我必以国士报之!自今日起,微臣绝不再提乞归之事,愿为陛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!”

嘉靖亦是没有办法,文臣里能用的就是自己从小教导自己的老师,他哽咽说:“先生大义,朕不敢忘!”

袁宗皋又叩拜说:“陛下天资聪慧,心性坚韧,日后必成尧舜之君。望陛下不要被其他人左右,中兴大明。”

最新小说: 争霸,带众女从零开始 大秦:偷听心声,祖龙该喝药了 心死休妻后,我成大奉最强亲王 魂穿大唐公主收割机 穿越三国,开局宣布大秦复国 孤岛的崛起:穿越中世纪 我,顶级纨绔,太尉直呼宝藏女婿!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 天幕:刷短视频,嬴政得了MVP 不就是无限粮食,为何给我披黄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