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而且,口腔黏膜也常常受到累及,患者进食、说话都成了痛苦的折磨,每一次吞咽、开口,都会牵扯到病变部位,会给病人带来钻心的疼痛。”
“天疱疮的病程漫长且容易复发,给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都带来了巨大的负担。他们不仅要忍受身体上的痛苦,还要承受他人异样的眼光。”
“治疗天疱疮往往需要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药物,过程中还可能伴随着各种药物副作用,所以病人要在病痛与药物反应不断周旋。”
“天疱疮是一种严重的皮肤疾病,在中医治疗领域有着独特的思路和方法。中医认为天疱疮的发生多与体内湿热内蕴、火毒炽盛、脾虚湿困等因素相关。”
“在治疗时,中医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辨证论治。若患者表现为红斑、水疱、灼热瘙痒,伴有发热、口苦咽干等症状,多属火毒炽盛证,治疗以清热解毒、凉血利湿为主,常用清瘟败毒饮等方剂加减。方中石膏、知母清热泻火;水牛角、生地、赤芍等凉血解毒。”
“对于病程较久,水疱反复出现,伴有食欲不振、腹胀便溏等脾虚湿困表现的患者,治疗则注重健脾除湿,可选用参苓白术散等加减。人参、白术、茯苓等健脾益气;山药、薏苡仁等渗湿止泻。”
“除了内服药,中医还会配合外治法。选用清热解毒、燥湿止痒的中药煎水湿敷或外洗患处,如苦参、黄柏、地肤子等,能有效缓解皮肤的不适症状,促进水疱的吸收和创面的愈合。”
“同时,中医也会强调患者的饮食和生活调摄,嘱咐患者避免食用辛辣、油腻、刺激性食物,保持心情舒畅,注意休息,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,辅助天疱疮的治疗。通过中医综合治疗,很多天疱疮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和改善。”
这时候,林仪和问叶青云:“请问医生,如果病人出现毒热盛的情况,该怎么办呢?”
“可以用羚羊角粉,清肝泻热,解毒凉血,”叶青云毫不犹豫的回答。
在医疗领域,用药精准性至关重要,必须时刻牢记“我们开的药是根据病人的情况而定,千万不要生搬硬套”这一原则。
每个病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,有着不同的身体状况、病史、过敏史等。就拿常见的感冒来说,同样是感冒症状,有的病人可能是因为着凉引起,体质偏寒;而有的病人则可能是由于内热外邪入侵导致,体质偏热。如果不区分这些差异,统一使用同一种感冒药,可能对部分病人有效,但对另一些病人不仅无法缓解症状,还可能引发其他不良反应。
生搬硬套用药方案是非常危险的行为。比如,一些医生可能因为经验主义,看到类似症状就不假思索地开出相同的药方。然而,病人的实际情况可能已经发生了变化。曾经有一位患有高血压的患者,一直服用某种降压药效果良好。但后来因为生活习惯改变,压力增大,血压波动明显。如果医生不重新评估病人情况,依旧按照原来的药方开药,可能无法有效控制血压,进而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。
医生在开药时,要详细了解病人的各项信息,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诊断。除了症状表现,还要考虑病人的年龄、性别、生活环境等因素。同时,在治疗过程中,要密切关注病人的反应,及时调整用药方案。只有这样,才能确保药物真正发挥作用,保障病人的健康。我们必须时刻将病人的具体情况放在首位,杜绝生搬硬套用药,为病人提供最精准、最有效的治疗。